李宝洲的壁画作品。图片由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提供
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湟中壁画是青海古老的传统工艺,它的技法繁杂、绘画题材广泛,有着独特的风格。在湟中区从事壁画艺术的手工艺人很多,李宝洲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。
李宝洲是湟中壁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2014年荣获“青海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”称号,2018年荣获西宁市首届“西宁工匠”称号。
李宝洲从事工艺美术行业50年,在他的作品中,山川河流、历史传说、民间故事、自然美景、民俗活动,从不同角度讲述着青海的故事。
在为记者介绍壁画工艺流程时,李宝洲言谈间尽是对这门艺术的熟悉和热爱。壁画,不仅仅是在墙上作画这么简单。
从木炭条的构图、颜料上色到清漆罩光,每一道工序背后都是一篇大文章。墙面干湿时间、上色顺序……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小心翼翼地把握,最终才能绘制出色彩绚丽、画工精细的壁画。
李宝洲介绍,湟中壁画多用两种绘制方式,一种是直接绘制在经过处理的墙面上,也就是刷地壁画;另一种是绘制在大块布料上,用工笔重彩绘制,再将绘制好的布镶嵌到墙面,属于装贴壁画。
在青海壁画的发展中,一代代画家汲取各地彩绘和壁画艺术精华,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,在全国工艺美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。以往,壁画创作多是民间故事等传统题材,如今,画家们大胆尝试新题材,在作品中呈现着时代特色。
近年来,李宝洲绘出各式壁画达11300余米,彩绘工程1200处。为了传播推广湟中壁画,李宝洲倾心传授技艺,先后带出20多名徒弟。跟着他学习壁画的学生,时间短的两三年,长的已有六七年。
说起壁画的未来发展,李宝洲感叹,学习壁画,三到五年只能入门,要想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则需要十年或者更久学习。由于壁画学习花费时间长,工作辛苦,令不少爱好者望而却步。
尽管如此,李宝洲还是尽心尽力推广湟中壁画,每当有爱好者和学生请教,他都热心辅导,希望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壁画、爱上壁画。李宝洲认为,从事壁画这一行业,最重要还是要发自内心热爱这门艺术,并持之以恒地学习锤炼,才能学有所成。
在李宝洲的家中,各种荣誉证书、奖杯都展示着他在青海传统美术工艺领域的成就和地位。如今,他依旧怀着一颗谦逊低调、踏实进取的心,手握画笔奔波在各地,让湟中壁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为大美青海增色添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