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影:黎晓刚
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郭米村,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座小山村。
这里,每一个人都是生态守护者。
9月8日,沿着蜿蜒崎岖的道路,记者驱车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郭米村,绿毯沿大地延伸,水面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绿色间,满眼尽是和谐美好。
当日15时,身着工作服的李毛太刚刚完成巡护,正在用手机查看其他人的巡护情况。三年前,26岁的她看到村里准备成立祁连山林场管护队,便立即报名参加。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山林场周边的村民,谈起生态环境保护给村子带来的变化,李毛太感受颇深。
“以前,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,经常会采摘植物、过度放牧,破坏生态环境。”“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态守护者,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,我当管护员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,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,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。”李毛太满足道。
与李毛太一起当生态管护员的还有同村的周毛。以前,她家靠种地和养牛养羊维持生活,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在村两委的帮助下,她当起生态管护员,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。“现在老伴儿在家里种地,我当着生态管护员,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谈起这份工作给家庭带来的改变,周毛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如果发现有人想要进入林场,我们会立即上前制止。可别小看了这个袖章,它帮我们赶走了不少人呢。”周毛指着胳膊上标有“森林防火巡护祁连山林场”字样的红色袖章,骄傲地对记者说。
郭米村距离祁连县城18公里,隶属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黑河源保护分区,是个以半耕半牧为主产的典型村落,拥有藏族原生态的歌舞“则柔”、射箭、社火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。
2018年,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试点工作在村里展开!郭米村全力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“村两委+”试点工作,以村委会、村支部为依托,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安排,挖掘“村两委”在生态保护、宣传动员、党员带动等方面的工作潜力。
“牧草产量增加,提高了饲草收入;旅游环境改善,商品售卖、民宿收入增加;农户参与生态管护,有了稳定工资……”谈起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改变,郭米村党支部书记韩林掰起手指算起账来。
如今,在祁连,郭米村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富民新路。村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,村民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了,生活质量也有了改善。